专业学习氛围:2014级学生谈《生物医学工程》

作者: | 发布时间:2015-06-09 11:29:57

\

一、生物医学工程是学什么的

苏敏诚:刚刚接触这一个专业的我们,很多人都会带着疑问:什么是生物医学工程?学这一门专业到底有什么用?生物医学工程所包含的东西十分广泛,包括:远程医疗工程:临床医学工程;医院信息公工程;放射性治疗工程;医学图像分析;医疗设备管理,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又分为几大类,其中包括:检测类、检验类、监护类、治疗类、中医工程;新技术纳米工程;还包括生物材料的制造,人工器官,人工血管;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修理,售后服务,医疗仪器的安装,管理,等等的一切,都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一部分。

李泽亮:在物理课时,罗蔚茵老师的自主学习课程里,我曾经展示了心脏起搏器及其原理,她说有一位故友因为心脏起搏器没电去世了,希望我能想出办法能像手机一样显示电源的电量,要知道心脏起搏器的电量多少,则要通过脉冲振幅和脉冲宽度的改变间接测量电量,无法直接得出。我认为心脏起搏器不需要像手机一样精确显示,只需要知道它没电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利用人体的生理反应警示,在心脏起搏器上安装一些装置令人体产生微弱的抽搐或者疼痛,如果不够明显或者条件不够,也可以尝试用心脏起搏器用导管连接膀胱,当没有电的时候心脏起搏器会释放少量颜色深但无害的物体去膀胱,这样在小便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明显的颜色而知道无电,也可以尝试连接其他部位皮肤,令其无电时候能够显色。

陈靖欣:我对利用分析信号找出问题然后去修复的这一项工程相当感兴趣。因为从小便感慨世上太多人无法感受正常人所感受到得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例如有的人大脑中语言中枢受损的听力语言性失读症。曾经我看过一部影片关于一个变态科学家为了证明自己,去捉一些健康的人,切除了他们的眼眶附近的一些神经,是那些人更无法写字,也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虽说只是影片,但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若能利用生物医学工程,将神经中信号抽取出,然后跨过受损的部位,或利用人造的神经将信号在接通,那么一大批人都有希望。

张诗梨:它包含了检测类,监护类,治疗类,检验类,中医工程,新技术领域等多方面的内容,其次,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因其涉及范围广,对以后就业是一件好事,学习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对以后的局限性较小,学习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的这门课程,不仅让我了解了CT,MRI,X射线机等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让我对这些医疗仪器有了大概的认识,从而在我的脑海中有基本的框架图,而且我还进一步了解到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在临床医学中,医疗器械的管理分三类,第一类为利用常规管理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督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可以控制管理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植入人体,对人体存在危害性,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强加管理的医疗器械。从这三类医疗器械的管理,我们大体可以了解临床上所用的一些医疗仪器以及它们的分类。APCS系统,理疗,远程医疗等都是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其中,远程医疗是现代较为人们所关注的一种医疗技术,它可分为远程诊治,远程监护,远程手术等。这些远程医疗技术能及时的让病人的病情得到诊断与治疗,而且可以避免医生的途劳奔波,特别是发生紧急情况,对病人的抢救提供了很大帮助,病人也可以节省来回的路费,远程监护则可以在以上有利的基础上,为医院节省了床位,远程手术则要求较高,现有先进技术是让机器人来进行手术的,手术机器人则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毕竟,手术的成败关乎一个人的性命的安危。

二、我最感兴趣的专业领域

陈家俊:我最感兴趣的便是对人体微信号的获取和处理。在上陈教授的课时,他跟我们讲起了这个知识,更讲了一段他与浙江大学校长共同研究这个方面的往事,听得我颇为起劲。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大脑发出的信号指令完成的,而有的病人瘫痪是因为大脑发出的信号在传输途中被截断了,无法到达相应的部位,这便引起了瘫痪。而教授说到可以把大脑发出的某一指令提取出来,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发送到相应的部位。这边可以解决信号传输过程中被截断的问题,也就是说瘫痪的病人可以走路了,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事情!!可教授跟我们说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研究中途就停止了,唉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啊!而这个技术最难的便是对信息的提取,因为人类生活中的每一刻,大脑都会发送成千上万条指令,你很难在其中找到你想要的,而且这些信号非常弱,要监测更加是难上加难了,但并非做不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范瑾云:我对于远程指导和医院的信息科这两个方面感兴趣。远程指导可以让病人在自己家附近的医院进行专家的诊断和治疗,不用在路上奔波而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可以为三甲医院节省床位,让严重的病人得到治疗。可以让医生养精蓄锐,让医生们用自己全部的热情用在治疗病人身上,而不是不断的治疗。至于医院的信息科,这是每间医院都不可缺少的。

对于技术创新:我想可以在每位老年人的手腕上装上一枚手环,让医院可以及时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况。一旦有老人摔倒或昏迷,可以直接通过手环上的按钮,让医院知道老人的位置和老人的脉搏跳动情况。还可以通过手环告知老人的家属们和周围的路人,他们该怎样对老人进行抢救。这是我关于老人手环的想法。

李伟杰:生物医学工程需要有创新精神,导论课中也介绍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和设计。我也有我个人的想法,我认为现在例如苹果公司的手表具有基本的人体健康监测功能,那么,能不能设计成一个更加小的装置让人们更加方便地携带,让人们直接安装在手机上呢?或者能否设计出一些衣物能有监测人体健康甚至疾病预防或治疗的功能呢?把人的健康医疗与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是我我的基本想法。我知道这需要我们的努力。

金锦辉:想法一,对于中医中的听脉诊断法,我们可以通过仪器来增加其准确性。可以通过脉动频率获取相关参数,然后通过电子信息程序将各参数转化为相关疾病或不适的名称,再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同样也可应用于心脏的检测。想法二,于目前科技发展水平里我们可以对病人作出更全面监护,我们可以在病人身上或住所安装上便捷式测量仪器来获取病人的相关参数,再通过通信技术将参数传送给医生或相关智能机器,医生或仪器就通过参数反馈结果或提警报,做到排忧在前。也为医生对病人的治疗留下了很多实用性信息。以上是我的两个想法,这两个想法我将在学习专业知识后进行深入研究。

梁晓婷:人工器官的应用,十分神奇。有人工肾、人工心脏、人造新瓣膜等,让人的寿命延长了不少。就拿人工肾为例,听说一个人一生只用肾的10%功能就能存活,但在这样一个器官捐赠不太被接受的国家里,肾脏资源尤为短缺。有些人一生都等不到合适的肾脏而就此离去,没有移植就意味着等死,所以有些人铤而走险地出去买肾,就算出台了相关法律也没能阻止这种活跃的黑市器官买卖。但人工肾就不同了,是人工制造的,并不涉及什么伦理道德问题,可以解决移植器官资源的问题。可是,这也涉及许多技术在里面,就目前而言,人工肾的水平还达不到植入体内、价格大众化的要求。靠着每天定时的透析来维持生命,每天昂贵的医药费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还没考虑到有可能会因护士的一时大意而命丧黄泉,毕竟整个透析过程十几个小时都需要护士全程监控,又或者机器中途出故障了……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黄嘉欣:我最感兴趣的是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起初第一台CT是仅用于脑颅的检测。CT的工作原理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力强而对软组织成像更为清晰。它的构成有:X射线线源、接收器等360°的断层扫描,得到一些关于人体结构的变化。而CT的扫描又可分为普通扫描和特性扫描。特性扫描是需要注射一定量含碘离子浓度的剂量,利用不同组织对碘离子吸收能力的浓度差区分出正常与病变的组织。

梁嘉荣:对于我来说,最感兴趣的就是医院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因为医院信息系统在很多方面为医院的运行提供了便利,医院信息系统还包括了10个子系统有了这些系统的帮助,医院才能在少量事务人员的操作下正常运转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从最简单的挂号到拿药甚至到手术台上,全部都由医院信息系统来运作以及操控,使以前用纸笔记录的药单及病历改为使用电脑输入,存入医院信息库中,解决了对于手写低效率的问题以及纸张浪费的问题,但是医院信息系统不可能一直完美无瑕,时代在变迁在这更新换代速度飞快的今天,医院信息系统也要追上时代的步伐,也要与时俱进地更新系统,使系统更加人性化,以达到为医院提高效率是患者感到医院信息系统的人性化和便利,从而达到医院对非医疗人员的劳动要求降低,转为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以达到医院看病能够尽量在半自动化或接近全自动化下进行,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对于远程医疗系统,就我而言,这种系统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对疫情或传染病的控制,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也可以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机会,试想一下,一旦该技术成熟起来,对于贫困国家的帮助就可以从医疗方面着手,从而减少贫困地区找不到医生的难度以及病情的恶化的可能性,也可以应用于战地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战地医生的存活率,甚至可以不投入战地医生,让机械化的医疗设备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让医生在远离战地的情况下进行伤员的救治,这不但可以把战地情况对医生的影响减少,也可以保障战地医生资源不至于流失,对人才的保护得到提高。

黄奕斯:在目前许多检测类的医疗仪器都是有线传输数据,不仅显得复杂繁琐也对传输距离有着限制,因而我的技术创新想法是使用一种体积小无线稳定并且长距离传输数据的新型医疗仪器设备。首先最重要的便是体积足够小可随身携带并检测患者的生命活动。而为此无线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无线也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数据交换过程中需要足够稳定,否则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而另一点是长距离无线传输,防止病人一离开一小段距离便失去与仪器的联系或者数据交换速度下降等危害。这项技术创新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都见到它的诞生,而它的开发者也极有可能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

三、我今后的学习方向

朱坚胜: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觉得学习生物医学工程的导论课也好,实验课也好。要分清主次,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花时间要有所侧重。不要因一点小问题而耽误了整个学科的学习。导论课比较轻松,基本课上看看书本就没多大问题。,而以后的专业课不仅要课前预习,课中认真,课后多做练习,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没兴趣只是借口,兴趣是培养出来的。对于实习课,这是一个综合的考验,尽管你平时成绩,笔试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几乎为零,哪有什么用。我们是要出来工作的,出来实践,出来创造一些能应用于人,应用于社会的东西。所以我觉得,除了学习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实践,要懂得实践,这不是简单的事,这要看平时落实到做的份上,要亲自,多次地去做,老老实实地去做。珍惜每次实习的机会,因为当你再想做时候,你会发现为时已晚。

张晓岚: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某些纯应用学科。生物医学工程要根据病患的需求,产生出不同的器械,植入物等设备。目前来说,在医院在,国产医疗设备还不普及,虽说有国家政策辅助,但是性能和性价比确实是比不上某些外国的仪器。对我们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生来说,设计,模拟这些装备可谓是一门必不可少技能。在学好各个学科的知识,打好物理和数学的基础的同时,应做好计算机技术的投入准备。在计算机学科方面我认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今后我的学习也将会再见计算机技术方面多做努力。

杨宇晖:当听到主任说有位师兄做了个监测心电图的app时,我精神为之一振,我能力有限,却很希望能搞清楚这些原理,也做出这么方便的东西去服务大众。从小我就看父亲维修各种家电,也听他讲解过单片机之类的,我想我对这些的兴趣肯定是比对其它的大的,所以即使能力可能很有限,我也愿意在这方面努力,看着生物医学工程对各种学说的创建所作出的贡献,我深深感受到前方的路还有很长。

 办公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联系电话:

020-3720685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